返回第二百一十八章:十五世纪初的欧洲(1 / 2)日月永在首页

“大明如此强大,为什么还要咱们家乡的知识?”

“谁知道呢,可能是因为好奇吧。”

“抓紧写吧,完不成的话,这些大明人又要杀人了。”

皇宫外的一处大宅院内,几十名‘幸存’的欧洲人开始没日没夜的工作起来,只不过他们哪里用的惯毛笔,刚开始的草稿完全像鬼画符一般,连翻译都看不懂,不得已,几十名翻译只好亲自执笔,这群洋鬼子只需要口述即可。

一摞摞记述下来的有关欧洲现行文学、社会和政治制度的记录译本被送进皇宫,朱允炆便开始投入到汇总和推理的工作之中。

从这些堪称支零破碎的风闻见识中推理出此时欧洲全貌!

这绝不是一项轻便的工程,即使是朱允炆一天几乎六七个时辰都扑在这项工作,也足足熬了将近一个月的功夫,写了百份备忘,才大概摸索出此时欧洲的部分内容。

首先是政治格局,随着十字军东征这项大规模西欧军事行动告终,教皇的权利开始下滑,而世俗的权利开始增强,阿维农之囚持续了近七十年,继而引发了天主教会大分裂。

教皇,不在是欧洲最牛气的人物。

在西欧,神圣罗马帝国已经呈日薄西山的状态,而拜占庭帝国更是奄奄一息,行将亡国,整个欧洲,再没有什么强大的,可以一家独大的帝国存在,整体呈均势水平。

英法已经停战,签了长达二十年的停战协定,双方都在寻求喘口气的空隙。

伊比利亚半岛的收复失地运动接近尾声,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在海打了几场不大不小的海战,最终以西班牙的胜利而告终,五年前,西班牙人的皮靴踏了加那利群岛,踏出了全球殖民的第一步。

而在经济,威尼斯的贸易港日趋繁盛,商人成了亚平宁北部地区最当红的群体,风头甚至隐隐有超过传统贵族的趋势,重商主义(即资本主义)开始抬头并兴盛。

威尼斯共和国的商人做起了二道贩子,从阿拉伯购买了大量来自大明的丝绸、瓷器、胡椒、肉桂等物,随后以高价转售到西欧、中欧地区,攫取了大量的财富。

靠着这些财富,大量的商业银行挂牌成立,保险制度和借贷制度建立并逐渐完善,相关法律陆续出台,商业活动趋于稳定和有序。

文化,亚平宁半岛中南部,文艺气氛浓厚,多个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进行反封建斗争,他们雇佣工人和农民反抗旧贵族体系,意识形态打出自由和平等的旗帜,他们提出了解放思想的禁锢,号召更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中走出来。

而他们的武器,便是与基督教神学相对立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

后者,更贴合生活,更能表达或者说更符合这群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原来早已经开始了足足几十年!

而在这各个方面中,有两个名字被反复的提及:

威尼斯共和国和佛罗伦萨共和国。

这不就是后世的意大利吗。

亚平宁半岛,成了欧洲现代社会诞生的摇篮。

资产主义的诞生远远早于尼德兰,后者只是将资产主义发扬光大罢了。

朱允炆有些头疼的挤压着自己的太阳穴,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

欧洲就如此时的大明一般,已经开始全面挑战旧有体系,并且开放思想禁锢,资产主义萌芽并且开始孕育诞生,欧洲的商人甚至开始思考,如何投入更少的成本获取更大的生产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