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批下岗的女性主力军,也在当地形成了一个产业,毕竟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听说那边有好玩的,肯定要去玩一玩。
有钱人也不少,更何况这个年头公款吃喝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有些人完全是拿着公家的钱去各种潇洒。
其实这个年代,莞城还没有真正崛起,没有成为全国一枝独秀的男人天堂,在这个年代,东三省那边才更嗨皮,也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经济现象,也就是传说的红灯区现象。
红灯区这个说法,也不晓得最早是谁规定的,还是行业自发默认的规矩。主要是做这一行的发廊,要跟正规发廊区别开来,正规发廊的日光灯管是白色的,而这个行业的灯管是粉红色的,打开之后,懂行的老司机立刻就明白:这里是可以嗨皮的,不是做普通头发的,是能像皮革万和小璐嫂子那样做头发的。
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约定成俗的规矩,而因为这种地方都亮着这种粉红色的灯,大家也就把做这种生意的区域叫做红灯区。
其实前世的时候,邹凯跟一帮人喝酒时无聊也讨论过为什么发廊里会搞这种粉红色的灯光,大家讨论下来的结果是,可能这种粉红色的灯光,能让人更想那种事情,而且,粉红色灯光也能衬得女人皮肤更漂亮,不管是皮肤偏白还是偏黑,在粉红色灯光的照耀下,都会显得好看。
大概是一开始有发廊姑娘或者老板发现粉红色灯光能促进生意兴隆,于是就换了这种特殊的灯光进行照明,传开了,同行都跟着学习,久而久之,就成了约定成俗的规矩,大家都用粉红色灯光作为行业标志了。
东三省在经济出现困境的情况下,靠红灯区产业重新振兴了地方经济,因为全国各地的老色痞都会去那边潇洒,而去酒店潇洒,带动的可不止是红灯区的消费,交通,购物,餐饮等等行业都能跟着得利。
在有了这样的先进经验,就有些急于发展地方经济的地方领导,去东三省取经归来,在本地搞红灯区产业。
很不幸的,邹凯老家的这些领导也想到了要学习这种先进经验的方式,也在市里和县城搞过红灯区产业。
因为这个时候邹凯已经去了南方,跟家里联系也不多,所以对这些了解也不是很多。他都是听回老家的陈鹏讲的,陈鹏每隔几年还会回老家一次,也从老家带回一些新闻回来,邹凯是真的拉不下脸回老家。
关于红灯区的事情,当时陈鹏是当笑话讲给邹凯听的,他说家乡的人们都在骂那些当官的,说在县里搞这种乱七八糟的玩意,完全就是败坏整个地方的名声,把整个地方上的脸都丢尽了。
这个红灯区到底有没有拉动本地的经济发展,有没有收到什么成效,邹凯是真不清楚,不过下面的老百姓倒是骂了挺多的,邹凯对这个是很清楚的。
当然了,也会有人说,骂红灯区产业的,肯定是去不起红灯区消费的,要不就是老公去了红灯区的。这也的确有可能,可是搞这种产业,在邹凯看来,真不是什么好的发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