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有思(1 / 1)独自言语首页

最近在看哲学的书,虽然网上听课以做辅助,依旧看得迷迷糊糊。

浮士德迷失在知识的海洋中,在精神上不曾放弃探求。

尼采在人群中孤独地呐喊,警醒人们太过匆匆,忘记了精神。

梭罗揭露文明社会将文明的人的精神压榨得无比贫瘠。

你内观自己,将认识的人一一思索一遍,不曾看见太过于贫瘠的人,也不曾看见太过于疯狂的人,那些聪明的人认真地追求名声和物质,精神上的问题反倒比一般人想得更通透,质朴的人反而更迷茫,心里在向往着有机会抵达但是却因种种原因忧愁于现今没有办法抵达的地方。

前不久,因为好奇加了一个人的微信,他于五年启程环游世界,途中经历很多艰辛,至今仍然在途中。也因看了这个人的微信,一直想去环游世界,但总觉得这样很烦躁,想要不停地去旅游的人也很烦躁,这样的世界很烦躁。

总觉得有什么在前方,可环顾四周,看不到抵达那个地方的路。便去图书馆看能不能找到一点线索。搬着凳子看着眼前一堆旅游的书籍,选择去西藏的那一片书,一本一本翻开。都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净土,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西藏,每个从西藏回来的人都在怀念西藏,你也在怀念。哲学中各个概念被拆了新建,建了又被人重建,有人说,知识可知,可知之外无法探求,但却存在,可知的知识无法深入精神的深渊。由于历史的社会背景不同,人的追求大不相同,但是总有人因着某个原由看见当时的黑暗,并在那历史的深渊中呐喊,颤动着后来者的心灵。后来者因此而知道黑暗中有那样的深渊,可是,造成深渊的主体在漫长历史的积淀中早已凝结成牢不可破的秩序,它只增加,不曾减少。短短数十载的人何其弱小,可以借何种力量将那庞然大物击垮?最终,大多数人都选择如蝼蚁般依附在庞然大物中,终此一生。

在和平年代,我们从小受教育,在前人的思想中,知道不能简单地满足物质,还要寻求精神的富足。可是该如何填充?甚至连“填充”这个词都是错的,精神不在于积攒,而在于超越,仿佛一次又一次的沐浴,在一次又一次的焕然一新中体验,每一次的体验如尝琼浆玉液。可是一生又有几回如愿以尝?所以便不断出走,不断走到新的地方,自认为在寻找自由,试图为生命增添光彩。或许,我们看见了现象世界,接触了知识,意识到了现象与知识的界限却不自知,只知命中还有需求,还在寻求,以为看见了众多不一样的风景便扩展了生命的宽度,以为在寻求的是生命的宽度,却不知是生命自身在拖动着躯体在寻求着精神的超越。我们以为精神存在于“万卷书”和“万里路”中,所以我们阅读,行走。可不知为何,总觉得精神之精要不在其中,在那作书的人的生命之中,可是作书的人早已作古,那书中的精神早已消散。所以精神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我们在行走中探寻这个逻辑并没有错啊,可为何看见世人如潮般行走,便觉这躁动的世界如此轻浮,仿佛深怕白活一世而在忙碌这让你想起先前的一个想法“仿佛拼命工作般拼命旅行”。或许,并不是你的错觉,大多数人为了不荒废一生而在匆匆行走,如并不触及灵魂的工作般,其实他们并无二致,甚至那些放弃世俗职务在背着行囊和灵魂行走在路上体验孤独的人也觉得欠缺点什么。

我们都有了一定的知识,都知道人不能这样活着,所以在寻求,在忘我地寻找中,总能抓住些什么,可是却没法一直抓住,因为决定很多人的大环境并没有改变。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开始寻找,可是没有找到,这股巨大的潮流看起来行色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