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8章 论拉近关系(pai ma pi)的艺术(1 / 2)学习使我富裕首页

苏航第二天就去到了工地。

项目经理热情地招待了苏航,只是那热情的笑容在苏航看来,多少显得有些敷衍,难道是自己没拿出钱总名片的缘故?

项目经理把苏航托付给了一个安全员负责,就匆匆走了。

那个安全员汉子说话带着很重的口音,苏航也听不出是哪里人,只让苏航叫他小王,可是这年龄,苏航觉得还是叫王叔合适点。

王叔个子很矮,皮肤也是偏黑,憨厚却又有些木然的脸上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笑容,引着苏航参观工地。

工地上东西并不多,这里只是一处站点而已,而且还没正式开工,很多东西并没有运来,但是已经显得有些杂乱。

苏航看了看就有些晕头转向,几乎要逛迷糊了,忘了自己还是个路痴。

草率了。

但是又不好意思一直占用着王叔的工作时间,于是让他先去忙,自己带着安全帽,在安全区里四处看看。

之前只是看论文,纸上谈兵和真刀真枪终究是不同的,到了工地,他感觉自己有点肤浅,智能管理,要从哪里开始做起。

说话不清晰的工人能语音操控吗?

字都认不全,只有小学学历的人能够操纵智能设备吗?

多干几次应该可以,但是中间的成本可不是简单的几人工资的总合,而是几个项目浪费的资金总合,甚至还有因此耽误的时间,导致其它项目接不下来的时间成本。

这样会有市场吗?

苏航犹豫了,那他做这个的意义何在,多发几篇论文吗?

搞出来给办公室里的几个人刷科技创新的业绩吗?

不多说,不多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假如不能实时监测数据,把工作分散给数个安全监理或者施工人员,那对这一批人员的素质要求还是会比较高。

这样的话,得继续简化操作。

最好是傻瓜式的,就像地图一样,要看哪里点哪里,要看什么数据点一个按钮就可以了。

而且还得要能替换算法,最好是可以有多个模式可以选择。

不过,不同的模式对数据采集又会有不同的需要。

那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又得要有不同的安排。

苏航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找了个看起来安全点的仓库,蹲在地上开始写写画画。

这样可以有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每一次项目单独要有人进行数据采集的分析,确定合适的参数。

这样的话,对项目负责人的要求就会比较高,而且不确定他们能不能get到点,万一不会用自己的算法,导致发生事故,那就臭了自己的名声,自己也会内疚一辈子的。

但如果要是每次都得自己来,那估计没人会用这个方法。

即使可以通过培训,那和其它产品有什么区别?

而且,这样一点都不智能,不满足最开始做这个的“初心”。

所以得换一个方法。

第二条路,把之前写好的那个关键参数分析算法也集成进去,他们每次都自己找参数就好了。

也可以每次都把所有参数、数据采集,然后让算法对不同的数据进行赋权,就可以实现自己找合适的参数作为主要控制点。

这样的话,要怎么实现?

苏航拍了拍边上台阶的灰,稍稍干净了点,不过还是很多泥巴,苏航也没在意,干脆就坐了下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正想着,电话响了。

苏航接听电话。

是那个学姐到了。

苏航站起来环视一下周围,虽然记不太清楚施工现场的布置,但是苏航还是认得自己坐的地方是堆放材料的,一堆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