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读的书还是得继续,学会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
苏航早上七点准时起床,点赶上图书馆开馆进门。
在管理员惊叹、赞扬的眼光下,把昨天那一摞书给抱到了位置上。
学霸的生活,就是这么规律、充实且枯燥。
有一些书看完了,苏航把它们放回了原位。
记忆书本的位置还是比较简单,毕竟还有序号辅助寻位,不过苏航是纯粹凭借自己的记忆把书放回去,再用号码检验一次。
这一次,苏航没再花积分上去了。
毕竟积分获取的速度越来越慢了。
最快的时候是在学习通识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的时候。
那时,几乎每次课都会有几点积分入账。
但是随着专业课的开展,积分的取得就变得困难了,几乎学习一天才有那么几点。
大三更多的将会是专业课程,像什么结构设计、项目管理、地质勘测等等。
苏航有一种感觉,这些课说不定一门课全课时上完都不一定能拿几点积分。
毕竟这些东西都太简单了。
就像是积木一样,前面那些通识教育的课程就是一个个的基础构件,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作用,而且它们大多是通用的,可以在多个部位发挥效用。
而专业基础课则是一些特定形状的积木,只在特定的部位有用,在其它地方则不能完全发挥出它的价值。
至于专业课程,那就是将前面的积木拼好,至于怎么拼,拼成什么样子,就看个人修养以及老师的教导了,顶多加一些特殊的修饰。
这在大部分工科都是如此,至于理科,都可以看作是基础积木,不在讨论范围内。
而且,应用数学的学分马上要修完了,最快在大三上学期就能修满并完成结业考试。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苏航的深挖科研计划也在数学这方面。
或者说具体一点,就是数论方面。
为什么?
因为简单、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都能做。
而不像其它更加专业的方面,看个题目都得懂一堆定义。
比如说: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
给定一个整体域上的阿贝尔簇,猜想它的莫代尔群的秩等于它的L函数在1处的零点阶数,且它的L函数在1处的泰勒展开的首项系数与莫代尔群的有限部分大小、自由部分体积、所有素位的周期以及沙群有精确的等式关系。
一口气都不能读完题目,要能读完,那可以去当某卫视主持人了,专门报广告的那个。
更别提里面的专业名词,把这些定义理解清楚,好了你已经是个成熟的本科生了,你可以去继续学习,读研继续深造。
再比如偏物理一点的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
证明对任何紧的、单的规范群,四维欧几里得空间中的杨米尔斯方程组有一个预言存在质量缺口的解。
光是一个题目就已经让人怀疑人生了,更不要提去证明。
再来看看数论方面的。
赫赫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
一个里程碑意义的就是陈景润先生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