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军来袭(1 / 2)游龙争明首页

大明出兵在即,山西的朱宋之内却是乱成一片。

自从朱元璋当上皇帝,立刻安抚境内士绅和地主。为了巩固政权,他大量选用大元的退休官吏、儒生和士绅,任命他们成为知州、知县和各级官员。在山西境内被俘的元平章老的沙,也被任命为御史台大夫。

为了征收粮饷,他任命有学识和社会声望的地主担任吏员和民间征收租粮的代理人,形成完整的粮长制。对于不肯合作的地主、读书人,朱地璋皆以谋逆的罪名进行抄家灭门。

新任的粮长因为熟悉地方,又懂得如何与官府周旋,比朱元璋的旧将更加善于收粮和运粮。通过他们的操作,粮食损耗的确大幅降低。

对于他们的表现,朱元璋非常满意,逐渐放宽对他们的限制。

很快,这些新兴势力联合新兴贵族、官僚把持住山西境内的大小事务,构成新的统治集团。

为了增加政府收入,扩充实力,朱元璋命令各级官员丈量土地、清算人口,避免有人逃避赋税。

此举的初衷固然没错。但在一众官僚的操作下,超过一半的土地负担轻重不一。有钱有势的地主合理地将负担转嫁给普通百姓,逐渐出现土地越多、交租越少的怪事。

通过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操作,山西境内的富人愈富,穷人更穷。

对此,粗枝大叶的朱元璋倒没有过于在意。反正在他看来,大宋的赋税连年增加。为此,他有些得意忘形,经常向下属夸耀自己的功绩。

“朕本布衣,起义淮右”

金銮殿上,朱元璋又开始老生常谈。

吴良等人无可奈何地垂手倾听。

没事就提自己是农民的事,咱的耳朵都要磨出茧子了。

周德兴暗自叹了口气。你要是不在意出身,何必逢会必提此事?

为了避免其他人嘲笑自己的生平经历,朱元璋禁止任何人在奏章或诗词里使用“僧”、“生”等字。只因僧与生同音,容易让人想到他曾经当过和尚。至于什么“光”、“秃”之类可以形容光头的字也不能提。

此外,“贼”与“则”等字也不能提。这些字容易让人想到他早年参加红巾军的事情,会影响他的光辉形象。不仅如此,他还摆出一副与明教、红巾军势不两立的态度。

在他的表态中,公然宣称明教之徒为妖人,红巾军为逆贼。若是不知道他的出身,一准以为他曾是大元官员。

为了避讳自己的名字,凡是名字里带有“元”、“璋”、“国”、“瑞”等字的官员、百姓,一律强制改名。对于管不到的人员,一律不许按原名称呼。

结果就是,在大宋的情报里没有朱国瑞、胡廷瑞、冯国用等名字,取而代之的是伪明帝、胡逆、冯逆。

“陛下,边关急报,伪明帝率领常遇春、邓愈进攻大宋。冯大逆进攻潼关,冯小逆已从江北赶来支援他们的行动。”

随着耿炳文的禀报,周德兴差点笑出声来。

什么冯大逆、冯小逆,你特娘的就是个天才!

“他们共有多少人马?”

“每路至少有二十万大军,后续增援部队还在查探之中。”

那就至少有六十万大军夹攻山西,看来伪明帝是想一举消灭朕啊?

朱元璋摩挲着下巴,仔细琢磨起来。

“陛下,伪明势大。以臣之见,不如死守娘子关、雁门关、杀虎口、偏头关、宁武关、黄泽关和平型关,确保京师安全。”丞相徐达拱手献计。

朱元璋略一思考,郑重说道:“如此也好。令费聚召集全国青壮,朕要与伪明决一死战!”

还决一死战,咱也得有那本钱啊?

周德兴微微皱眉。

如果是大明召集民兵,百姓们恐怕会趋之若鹜。可在大宋,别说让百姓当兵,就是普通的劳役都没人愿意前来。即使前来,百姓们也是出工不力。

地主们无情的盘剥,早就让大宋之民变得冷漠麻木。周德兴敢说,只要有人在阵前振臂一呼,就会有无数百姓反戈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