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战场形势所迫,必须要用短兵对抗长枪呢?
任何一个成建制的军队,都不可能只有长兵器,就像戚继光所组建的这支新军一般,不单是长短兵器都有,更有着冷热兵器组合。
就像是那些个火铳手们,他们手中的武器,在打完弹药之后,也就是个烧火棍外加个刺刀,这长度也是不够看的。
他们的训练方法,戚继光也已经想出来了。
那就是也要握住武器的根部,这一寸都不可留,这样一来整个兵器的锋芒几乎可以再多出数尺有余。
之后再配合上大跨度的步法,那么已方的纵深空间,可以提供挪移反击的空间就增加了不少。
就比如对攻的是长枪,那么先让其突进,接着已方再以步法向前进数尺,这样一来一回,整个差距就缩小了,而长枪的最大优势也被得以化解。
而后用短兵器格开枪头,之后再采用连击法,流水点戳而进,便可有效实现反击。
当然了,这还只是停留在戚继光的脑海当中,眼下这些个火铳手,能够练好铳法以及胆气就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这近战的反击,戚继光打算之后再练。
另外,军队编制当中还有长刀手的存在,他们也是以短兵器操练为主,主攻近战反击之用,一营当中人数并不多,远远比不上长枪手的数量,但是其作用性不容小觑,就连他们所练的刀法也是一流的。
他们人手一把双手长刀,兵器之用,在于一寸长一寸强。
这刀刃部分计长三尺八寸,而那手把则有一尺二寸长,合计总长五尺。
原本这双手长刀的名字被定为长倭刀。
当然了,这长倭刀的名字,不是别人取的,正是戚继光所取的,他将这以双手执一刀的武器取名为长倭刀。
这一名字其实也能体现出戚继光学之于敌又用之于敌的思想。
但是朱载壡很显然对于这个名字是非常不满意的!
受限于时代局限性,哪怕戚继光等人也不可能知道一个名字而已,为何要如此斤斤计较。
但朱载壡知道,这倭字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刻在骨子的耻辱,那一段属于那个时候国人的痛。
他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军队当中有倭字出现,这不是什么民族自信不自信的问题,只是单纯不喜欢,很不喜欢!
所以朱载壡已经将这个长倭刀的名字改掉了,改成了苗刀。
所谓苗刀,不是说是苗族的刀。
而是取其刀身修长,似禾苗一般!
这苗刀啊,刀身部分狭长而不厚重,倒是极为适合劈砍的动作,但是刀有了,那么刀法呢。
这试用于军中的刀法其实并不多,而戚继光对于刀法又是最为薄弱的,此刻的戚继光还没有太多关于刀法的经验,自然也无法创造出后世所熟知的辛酉刀法。
现在的军中刀法大师,首推刘云峰!
但是这刘云峰已经被管懋光邀去当了太子亲从侍卫的刀法教习了。
不过人走了,但是刀谱却是留了下来,被戚继光所讨要所得。
按着这个刀谱,虽说比不上本人亲自教习,但是也足以用于军队当中了。
这刘云峰的刀法稍显繁琐,但是实打实都是战场杀敌之术。
整个刀法简化之后,其实就是单刀二十二式。
像是抝步刀势,右定膝刀势,迎推刀势,担肩刀势这些都是其中的招式。
这些个招式,一个个都是攻敌要害,对于技巧的要求并不多,主打一个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