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二章:造反只为诛九族(2)(1 / 2)快穿之非常生物见闻录首页

永盛二十一年四月,永盛帝驾崩。

因为永盛帝是在京城之外驾崩,死前并未留下遗旨,虽说太子继位顺理成章,但也不是没有可以做文章的余地。

最重要的是太子留守京城。

汉王则是陪驾左右。

所以,更早一步得到消息的汉王决定再搏一把,一边伪造遗旨,一边派人前往京城暗杀太子,虽然他也很想仿照赵高他们伪造一份旨意,让太子自杀。

但太子应该没有扶苏那么愚蠢。

不太可能收到旨意就自尽。

因此他的当要之急是先杀太子,只要太子一死,他就能靠伪造的遗旨,顺理成章登基称帝了,即便有人质疑也没用,毕竟京城并不乏依旧支持他的人。

只要他能搞定京城。

其他地方官员并不介意谁当皇帝。

永安侯府可谓积极响应,瞒着原身便做起了内应,其实在原身看来,现在就挺好的,有个世袭罔替的爵位,还不需要降等袭爵,只要大乾不倒,他们又不搞事,基本能维持一辈子荣华富贵。

没有必要非去争什么?

越争反倒越危险。

有史以来,哪一次夺嫡之争到白热化状态的时候,不得随着失败者陪葬掉一批勋贵官员,胜了固然能得个从龙之功,可也不能光考虑胜了啊,还有一半的概率输了呢,到时至少也是个削爵。

甚至族灭都可能。

何必呢?

可大乾公主基本没什么权利,虽说不至于去和亲,但在权利方面,跟前面几个朝代的公主,是根本没办法比的。

不受宠的可能连公主府都没有,嫁人后基本跟普通女子一样,虽说有公主之尊,却还是要做人儿媳妇,碰上个恶毒的,被人磋磨死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就比如原身的那些个姐妹们,有好几个十七八岁,或二十出头就死了的。

虽然有医疗水平不高的缘故在。

但要真心情愉悦,事事顺畅,能那么早死吗,又不是小孩子容易夭折,都是成年人了,前面十几年在皇宫里好好的,嫁人没几年就死了,能说她们嫁的幸福吗?受宠的还好些,或者跟皇帝关系好的还好些,不受宠或关系不好的。

基本跟普通人家儿媳没啥区别。

甚至还可能怨恨她们跟皇帝的关系不好,不能给自己家带来更多好处呢。

乾坤帝在位的时候,原身母亲贵为贵妃,上面三个同父同母的哥哥也都是亲王,即便在乾坤帝那没那么受宠,可有贵妃母亲和三个亲王哥哥依仗,别说她公公婆婆丈夫了,就是满朝文武,乃至百官勋贵们,都得略微给她点面子。

可是随着她父母皆亡,三个哥哥一个病逝,一个被废,一个被囚,她在永安侯郭家的地位便一落千丈,跟普通人家的儿媳妇娘家出事,没了倚仗一样。

为什么这时候非要生男丁,即便是公主,没了娘家男丁依仗也要受欺负!

还得是同父同母的。

同父异母的,不好说啊。

正因如此,到这一年时,原身虽然没被囚禁,但也确实没什么人听她的话了,就连掌家权都被郭平的宠妾瓜分。

而他们一大家系联合起来,跟着三皇子一起搞事,自然也是瞒着原身的。

直到原身独子郭晏在此事中去世。

原身才知情。

过程的一些细节,原身是真的不太清楚,甚至于永安侯郭家帮三皇子做了些什么,她也不太清楚,她只知道太子在汉王赶回来之前便知道了永盛帝驾崩的消息,并立刻昭告天下,同时还借着监国权利,削减一切仪式,紧急登基。

他是太子。

皇帝一死,他就有资格登基。

等皇帝尸体回来,办完丧事之后再登基,是遵循孝道,不等皇帝尸体回来先行登基,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总而言之就是他这么操作,并不算无法原谅。

礼部有的是借口替他圆起来。

三皇子肯定还是不甘心的,因此他很快带着并不是很知情的军队,迅速赶回京城,大骂太子不孝,并借着他伪造的遗旨,攻打京城,京城内部也有些混乱,很多原本愿意站在三皇子一边的因为看到太子已经登基称帝,开始退缩。

但也有觉得这样更好。

更能凸显他们的忠义无双。

混战中,郭平一直带着郭家人以及自家的私兵,浑水摸鱼,他的计划是回头甭管哪边胜了,他都说自己是站在胜利者那边在帮忙,虽然可能不够旗帜鲜明,但确实要相对安全,毕竟要是明确站在哪边,万一失败可是会被清算的。

可就是在这浑水摸鱼的过程中。

原身唯一的儿子郭晏,被不知哪来的飞羽箭,一箭射中心脏,当场死亡。

箭上面没有任何标识。

没人知道是哪射来的。

紧接着便是新上位,没来得及改元的久安帝顺利镇压叛乱,活逮了汉王。

并且因为考虑到先帝多次叮嘱,最担心他们兄弟相残,所以最终只是削了汉王的封地,让他住在京城,其他王爷头衔俸银都没削,正因为汉王都没什么大事,所以参与反叛的那些大多也没什么大碍,不是罚俸就是削了一等爵位。

郭家的损失反倒算比较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