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6章 从谏如流,一代英主(1 / 2)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首页

这一招好厉害,狄仁杰不得不作出让步。

但是,他仍不屈不挠的道:“游养圣躬,也宜调节适度,恣情纵欲,适足贻害。但我知道,陛下不会像历史上的秦始皇和胡亥,二世而绝。希望陛下到此为此,以后不能再加添男宠了。”

武则天和颜悦色的道:“你讲的是金玉良言,今后我一定会有所收敛的!”

虽然在朝堂之上,君臣竟以猥亵之言争论男宠的事,可说是千古少见的妙事,但武则天能够做到这样,也算是难能可贵。

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在甘二史札记中说:“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应该算是比较公正的评论。

一个人权位越高,就越难听进别人的意见。

武则天贵为皇帝,对她最敏感的问题,能以一种比较公平的态度来对待手下的意见,那么她在别的方面从谏如流,就更加可以想象得到。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尤其在重大的问题上,更容易犯这个错误。武则天却能虚心听取手下人意见,加以改正。

除了上面讲的男宠问题,还有一件事,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谁来当她的接班人?

武氏子弟营求不已。

狄仁杰对武则天道:“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应把皇位与天下,传给他的子孙。

高宗皇帝把他的两个儿子,托付给陛下,现在陛下准备把这个基业移给别人。

这合乎天意么?

况且,姑嫂关系与母子关系相比,哪个更亲?

陛下立儿子做接班人,那么千秋万世后,还能配食太庙,承继无穷。

立侄就没有听说过侄子为天子,而在太庙中还能祭祖姑妈的……”

于是,武则天在圣历元年三月,从房州召还庐陵王李哲,立为太子。

对于武则天的用人纳谏,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已出,明察善断,故当世英贤亦竟为之用。”

著名的宋璟,曾扬言要打碎张昌宗的脑袋,武则天反而叫张昌宗到宋璟那里谢罪,但宋璟拒绝不见。

张昌宗进谗言,武则天并不听。

由于有一批愿为她效力的能臣,所以她成为一位成功的皇帝。

她在位期间,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开元盛世的局面,就是她打下的基础。

武则天一生尊奉佛法,而佛教就是在她统治时期,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宗教。

关于武则天信佛的原因,一种说法是,她觉得自己杀孽太重,尊佛以积德一种说法是,她为了宠爱薛怀义之流。

还有一种说法较为正统,就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聃,而李渊、李世民都把他奉为祖宗。武则天夺了李家的天下,便崇奉佛教,借以贬抑道教。

就第一种武则天因杀孽太重,而信奉佛教的说法中,还引出另一个传奇。

就是武则天称帝后,一直长住洛阳,而不住长安,是因为她在长安皇宫中杀人太多了,宫内常常闹鬼,使她心惊肉跳。

牡丹是洛阳的名花,历史上就流传着武则天贬杀牡丹花的事。古典名著镜花缘,究竟用这件事来做开头。

据说,至今槿树难登大雅之堂,用来编篱作墙,就是武则天为它定下的身份和用途。

这年,武则天八十一岁了,终于病倒。

张柬之等五位大臣,在玄武门发难,迎太子李哲斩关而入,刺死张易之、张昌宗,逼令武则天退位,把皇位传给李哲,帝号唐中宗。

武则天死了。

她前后掌政四十六年,以皇后身份干预朝政二十四年,以太后身份称制七年,称帝十五年。临终遗命除去帝号,仍以高宗皇后的名义,与高宗埋在一起,叫乾陵。

但是,由于武则天的影响,远远大于高宗,人们多称之为武则天墓。

整座墓是一座完整的山,就像是一个躺着的女人。看她的墓室,要从底下走起,经过胸部,花两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山顶。

山势雄伟,墓室巍巍。相传,她的墓,是唯一没有被盗的唐朝墓室。唐末黄巢起义时,她在此显灵,保佑她的子孙。

对于武则天,后人评说不一,功过是非,众说纷纭。

比较公平的论断,还是这样的话:“然则区区帷薄不修,固其末节。而知人善任,权不下移。不可谓非女中英主也。”

………………

武侠经典女帝奇英传,是新派武侠开山祖师梁羽生的代表作之一,言辞优美,描写生动,文中大量运用诗词,独树一帜。

故事背景是唐代女帝武则天的瑰奇浪漫事迹,而情节却环绕在两对江湖儿女永难消泯的恩怨情仇之上。

出身李唐王室的武林新秀李逸,为了反抗武则天的所作所为,不惜间关山万里,远赴漠北,在九死一生之中,结交天下奇才异能之士,图谋兴复唐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