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姨娘的事上,沈云舒也存了私心,她想看看孙姨娘到底可不可交,有时候被自己人背后捅刀子才是最疼的。
隔日早朝,仁宗让刘公公宣读最新调令,各州府官员均有所调整,让人诧异的是,居然有一些前期被贬的官员也榜上有名。
顿时大庆殿就炸开了锅,讨论声不绝于耳。
“衡州的知州不是前年被贬了吗,怎么又给提上来了?”
“还有康州防御使,之前不是说治下严苛,民心不聚吗,提谁也不能提他啊?”
“对对,里面还有陕西转运使,去年他因为写反诗被流放,怎么被安排做利州路防御使了?”
仁宗看着大臣们议论纷纷,心思非常不好。
涉及到官员的调降不单单是他自己作主,还要参考很多大臣的意见,有时候难免会被有心人左右。
今日的这份调令他提前征求了很多直臣的建议,对前期冤判、错判的进行了集中调整。
听着大臣们的你来我往,仁宗也看清了一部分人的派系,总有先己后国私欲重的人,怪不得忠臣良将屡遭陷害!
安亲王看着自家皇兄像猪肝一样的脸色,暗自腹诽,老人家毛病又犯了,什么都是别人的错,这些大臣们要不拉帮结派,兴许第一个被踢出朝堂的就是他们自己。
这就是朝堂,好人不长久,坏人遗千年,不好不坏最吃的开。
他站出来,高声说道:“皇兄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实乃明君所为。”
仁宗心里舒服了,果然还是皇弟有眼光。
刘公公:安亲王是有拍马屁的眼光。
崔容时也领着一众官员们下跪称颂:“官家英明。”
跟自家岳父走,多数时候都没错,极少数时候就算犯错了,那也都是无伤大雅的事。
几个有异议的官员们全线愣住,这么快就定调子了?他们还没正式发言呢。
“其他爱卿认为有何不妥?”
一个大臣梗着脖子说:“官家,名单里面的康州防御使和陕西转运使都是因为行为不端才被贬,才一年就复职,是不是太过于儿戏了?”
“朕已经查证他们之前遭奸人陷害,你独树一帜,是平日里跟他们有仇吗?”
大臣被仁宗一句话噎住,说句实话,他们还真有点私仇,否则也不能在大殿上揪着不放。
“不认同的官员们留下,其他人散朝。”
不相干的大臣们赶紧小步快走。
没看官家心情不好嘛,不要命了才敢提反对意见。
实际上仁宗的心情确实不好,他要推翻自己之前的论断,心里本就憋屈了,如今还遭到大臣们的质疑,这不是双重夹击嘛。
哼,谁敢质疑,咱们单练!
几位鹤立鸡群的大臣也反应过来这事不对,谁愿意没事挑战天子,又不是活够了。
他们立刻跪下表态。
“官家慧眼识人。”
“人尽其用。”
“用人不疑。”
“疑......疑人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