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鸣发现很多的人前一天关进了诏狱,第二天出去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诏狱再次空掉。
然后下一批人又被关进了诏狱。
如此往复,走马灯似的轮换。
杨鸣都看得有些瞠目结舌。
他这样见惯了生死的人都有点头皮发麻。
头一次见识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无情。
杨鸣几次见到孔克仁,有意无意的提出,能不能趁着这股风将自己的名字加进去。
反正自己也活够了,不如大家一起上路有一个伴。
但是孔克仁每一次对着杨鸣都是一副笑眯眯的神色,半秃的头发越发秃了。
最近克仁有些操劳过度。
亲军都尉府都尉就是一个苦差事。
以孔克仁的精明,他敏锐的发现朱元璋并不想杀杨鸣,要杀早就杀了,
尤其这一次杨鸣等人保卫了陛下朱元璋,杨鸣救下了马皇后,救下了太子,关键时刻站在了朱元璋这一面。
朱元璋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对杨鸣等人很是满意,所以朱元璋仿佛把杨鸣等人遗忘了一样,既不杀也不放。
就是给孔克仁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把杨鸣的名字加入到名单之中,要知道,杨鸣可是在皇帝陛下那里挂了号的,万一哪一天皇帝想到了杨鸣,朝他要人怎么办?
所以孔克仁对着杨鸣也是很客气,杨鸣的寻死要求,孔克仁在皇帝面前连提都没提。
太子在诏狱里也并不安分,看到如此的情势也不由得大皱眉头,感觉自己的老爹杀人有点过份,于是太子三番两次上书朱元璋,希望陛下不要杀人过多。
但是朱元璋看了太子的奏章之后,将太子的奏章扔到了一旁,只淡淡的说了一句话:“让他在诏狱中,好好反省,别的事让他少管。”
在宫中的宫女太监和朱文正的亲信被处理完毕之后。
再次处理的人就是骑军统领鲍忠。
骑军统领鲍忠被虎符调走,稀里糊涂参加了此次无影门的战斗,同样也是打的稀里糊涂。
最后也不知道自己打的是谁。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鲍忠拉出去砍了,其他的骑军校尉戴罪立功。
鲍忠头脑简单,要不是头脑比较简单,也不会被虎符所调走。
调查发现鲍忠并没有与朱文正和无影门的人勾结,只是因为见到虎符奉令行事而已。
所以徐达向皇帝求情,要鲍忠戴罪立功。
徐达极力保证鲍忠只是误信了谣言,而且自始至终在战场上他都在进攻朱文正的那些人,也算是误打误撞。
最终鲍忠被狠狠打了四十军棍,要求他戴罪立功。
朱元璋知道鲍忠并没有错,他只是奉令行事,只是有人偷偷的拿走了他的虎符,调动了鲍忠。
不过这个误会也是朱元璋自己造成的。
朱元璋为了削弱这些领兵将领们对军队的掌控,要求军队的军官们只认虎符不认将领。
朱元璋也是从大局去考虑这件事。
手下将领们不可能就凭着一张脸便能调动军队,这样绝对不可以的。
大军调动必须出示虎符,其次是皇帝的金皮大令,所以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鲍忠被一枚虎符所调走,所以板子才没有打到鲍忠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