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接下来的日子,对于李元吉来说基本上也就等于是混日子了,早就过了冲动兴奋的年纪,现在的大唐,各个地方都在稳步的提升,只要保持着这个方向,即便李元吉什么都不做,也未必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
只剩下一个月就到了正旦,外面的天空,不停的飘着大雪,瑞雪兆丰年。
虽然天气不太好,但此刻的大唐,却没人因为这糟糕的天气而去懊恼。
当然,工部例外,糟糕的天气,使工地不得不停工,在这样的天气状况下,根本没办法施工。
而赶在入冬之前,经过多方的努力,在投入了五台新的压路机以及十台卡车以后,水泥路终于是修到了同官铜川。
可以说在修路方面,现在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当然,整条道路现在还没有全程贯通,而源头在于渭水上的那座桥,至今尚未完工,这是个最大的问题。
浮桥虽然方便,但却不是长久之计,且影响通航,至于新修的那座大桥,抱歉,到现在为止,桥墩还没有建起来,至于原因,就比较尴尬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找到一个适合在水里建造的混凝土。
这些事情自然不需要李元吉去操心,此刻李元吉正在操心的,是关于东宫的辅政大臣人选问题。
如果可以,李元吉更倾向于多派几个人过去,这样李承光可以成长的更快一些。
但理智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
朝廷抽不出那么多的人手,且去的人多了,反倒会影响到李承光的发展。
“陛下,关于人选,何不从前些年新入的官员中去挑选一些品性不错的人?再派大臣兼任即可。”房玄龄有些头疼道。
按理说东宫人选最合适的就是李承光的同窗,他们足够熟悉,李承光也知道谁的品性怎么样,这样在辅以其他的人,一个东宫的整体架构就出来了。
时间还有,如果后面觉得不合适,人还可以再换。
但问题在于,李承光的同窗都是小屁孩,一个个的还不过十岁,让一堆孩子去东宫玩过家家吗?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东宫的属官,年龄不能太大,因为按照现在这个情况,李承光登基的话,少说还要等二十年以上,如果现在去个四十岁的,等到登基的时候,他在不在还是一回事呢。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二十来岁,等到登基的时候刚好四五十岁,年纪什么的刚刚好,即便直接进入内阁,也不会显得太过仓促。
年龄并不能代表什么,但这种事情,年龄还是很重要的。
“属官不急,日后可以让承光自己去选,大臣的话……”李元吉有些犹豫不定,这个问题他很早就想过,也选了几个人出来,但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他们不可能全程跟着,只能兼任。
“朕打算让李靖,魏徵,马周三人辅佐。”
“这倒是可以!”房玄龄点了点头。
当李元吉说出这三个名字以后,房玄龄就知道了李元吉的意思。
本来是两个人就可以了,这是文武分家以后的必然性,太子不仅要懂政,还要懂兵,以前文武不分家,去一个精明的大臣就可以了,现在不行了,术业有专攻,一文一武去辅佐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他们不是去教太子怎么玩帝王心术,怎么打仗的。
这些根本不用教,文官教执政,武官教军事。
执政就不用说了,这些年李承光一直都在学习,这个军事,指的是站在国家层面,如果需要发动一场战争的话,需要怎么去考虑,需要怎么去应对,站在一个中立者的角度去考虑,这场战争到底要不要打,值不值得打?
能否合理的做出一场战争的决定,这是很重要的,至于仗怎么打,那是前线将军的问题,跟皇帝没什么关系,总不能去御驾亲征吧?就算御驾亲征,皇帝也是起个振奋士气的作用,又不会亲自上阵杀敌,不会亲自去指挥作战。
但是派魏徵这个谏臣过去,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魏徵的吹风机在李元吉这里并没有起到什么太大的效果,或许是不忍看到魏徵就这么消沉下去,所以李元吉给他找了个能够施展他抱负的地方。
相比较于李元吉而言,去训一下李承光还是比较不错的,首先,李承光没有李元吉的那种气势,他做事也不会考虑的那么周全,总而言之,对于魏徵来说,就是有机可乘,能够扩大他名声的好去处。
而对于李承光来说,这三个人过去,也是好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