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6章 威力能级(1 / 2)重启科幻人生,大刘都不敢这么写首页

大概一周过后,木星与土星之间的虚空中。

单刀赴会的霞光号,终于靠舰载的雷达探测与光学成像系统,成功在火控系统上锁定了对方战舰。

已经将所有观测窗盖板关闭的舰桥内。

紧盯着作战情报分析板上、那艘飞碟后长了根棍子似的外观,舰长聂远眉头紧锁。

倒不是因为对方长得有多奇葩,毕竟宇宙中也没个空气阻力的,哪怕把飞船外观造成马桶搋子都无所谓。

主要是参照各种探测仪器得到的数据综合分析下,对方这艘不到1公里长、并不算大的飞船,各方面展现出的性能,比霞光号要高出太多了。

光是速度快就算了,其舰体发散出的热辐射能级也高的可怕,综合威胁指数评定达到了2900QR。

说一句题外话。

所谓的“综合威胁指数”,也叫“威力能级”,是在联邦军部的提议下,由联邦科学院上百名院士一同制定出的一种,综合了能量、热量、动能等外在表现出的能量形式,以及武器威力等因素,来辅助衡量一个非自然天体威胁程度的全新标准。

虽然威力能级无法精准地表现一艘太空战舰的真实实力,毕竟这些外在观测数据,未必就是人家的全部。

但不管怎么说,该标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较为直观的反映出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方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

而这对于很难提前了解到敌对文明底细的未来太空战场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该标准远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后续工作由联邦科学院与军部专家组建的专项工作组承接,联合推进“威力能级”标准的后续完善工作。

另外,之所以把单位名定为“QR”,自然是截取了那位“探索历先驱”、“蔚蓝科技伟大的缔造者”、现代新科学体系奠基人、全世界唯一一枚最高级勋章——“种族勇气”勋章的获得者——邱睿华语拼音的首字母,才定下的。

至于名头是不是多了点,某人曾面露不屑地凡尔赛道:

“真要是把这些年给咱‘追封’的那些名头都写下来,当真是罄竹难书呀!”

这话倒是没错,就是不知道这货是没意识到自己犯了个语病,还是故意为之……

在新标准的计算下,筋斗云级侦察舰的威力能级在525QR,联邦最新一代的火神级重火力突击舰,在890QR左右。

就算是那艘缴获来的“捕获者号”,威力能级也只有1200QR上下。

不过,要是能把那台原装的聚变堆修好,保守估计也能达到接近2000QR的程度。

但即便如此,也远没有达到前方十几亿公里开外那艘飞船的水平。

什么?不就是2900吗?不到10倍而已。

不不不,这玩意不是这么用的。

要知道,现在可是没开战前的初步探测状态,人家就已经2900QR了。

鬼知道等开打之后,这艘不知道从哪来的飞船,在火力全开之下,威力能级能飙到什么程度。

再者说,威力能级这种初生的衡量标准,数值肯定是越大越好,但在进行对比时却并非线性。

就好像地震等级的1到9级,每一级都比前一级释放出的能量要高出32倍一个道理。

尽管联邦科学院的专家们已经尽量排除掉了运算过程中的非线性影响,但因为引入的变量过多,中间夹杂的数学运算又过于复杂,甚至还引入了不少近些年来才开发出的全新数学工具,导致最终体现出的数值仍不是线性的。

这种不便于直观体现实力对比的现象,恐怕只能在今后不断的运用中,才能进一步得到完善。

从目前来看,能做到简单的侧面参考,就已经足够了。

扯远了,言归正传。

霞光号的舰桥中,经过指挥层的商讨后,聂舰长启动了《泰拉伊纳协议》。

该协议仿照自俘获者号舰内系统,会在战前彻底销毁舰内计算机设备中,有关海蓝星的一切相关信息,防的就是万一战斗失利被敌方捕获后,泄露更多的军事信息。

虽然对方已经打到自己老家里来了,清除不清除海蓝星方位貌似没多大意义,但霞光号作为联盟的作战舰艇,舰载系统中存有各种军方加密通道及其密钥,甚至就连海蓝星防卫圈的临时使用权限都有。

而这些,是绝不能落入敌人手里的。

等标志着协议运转的进度条读到头,聂舰长下令,“向前方释放通讯卫星!”

霞光号只是艘侦察舰,不以火力见长,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替后方的大部队搜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当然,战前进行例行沟通,也是联邦制定下的同外星战舰遭遇时的必要流程。

如果对方在安全距离外、持续多次拒绝进行交流的话,那一旦进入射程,等待着的就只能是交火。

之所以没有使用已经几乎网罗大半个太阳系的量子通讯网络,则是聂舰长他们不想让敌方发现这些隐藏的秘密通讯链路。

毕竟太阳系内通讯网络的各大节点,用的是布置在各大行星拉格朗日点上的隐身侦察卫星,靠的是其不大的质量和跟随行星一同运转的超低速度蒙混过关。

这些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的卫星一旦被发现,就绝无幸免于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