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的心情很矛盾。
作为一个皇帝,收复失地,开疆拓土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边功是所有帝王共同的追求,是可以写在神道碑上,载入史册的功绩。
对于赵构这种“得位不正”的皇帝而言,尤其重要。
如果自己在位期间,能够收复西夏,做到好几代先祖都不曾做到的事情,天下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再也不会有人诟病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即便来日父兄归来,他们有何颜面和资格,与自己争夺皇位呢?
从这个角度而言,徐还在西北做的事情让他欢喜兴奋。
可是,徐还的自作主张,以及如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状态,让他担心,让他忌惮,甚至是害怕。
到了如今的地步,他已经很难相信徐还绝无二心了。
没错,迎娶契丹公主一事看似有了所谓的合理解释,但实际上无视皇室,外联他国的实质没有改变。
如果是一个皇子宗亲和契丹联姻还道罢了,一个驸马和他过联姻,成了两国共同的驸马,这叫什么事?
契丹如今弱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徐还的附庸和强势外援。
那么秦岭以北,潼关以西的地界,就完全是徐还自己说了算了。
千里之地,数十万大军,自己这皇帝已经是鞭长莫及。
什么都做不了,甚至也什么都不敢做。
若诏命不合徐还心意,很有可能刺激到他,万一做出什么过激反应,是他和临安朝廷所不能承受的。
很微妙的平衡,明明互相猜忌,彼此提防,但为了所谓的大局还不得不“心照不宣”,好像很默契,彼此信任。
偏偏不明就里的百姓站在徐还那边,更使得他无法轻易对徐还有所限制和惩戒。
皇帝,有时候也很无奈,难免被舆论所限制。
更要命的一个问题封赏。
枢密院已经很委婉地表达了,前线将士征战杀敌,收复疆土,有功当赏。
自己出爵位,出赏赐为徐还做人情,送福利,赵构当然是不愿意的,奈何没有撕破脸皮,就只能承受这等尴尬境遇。
只能借口待战事结束口一并封赏,尽量拖延。
在此过程里,看看徐还会不会犯错,可以趁机敲打,抵消封赏。
除此之外,还需要另外想其他办法,比如借柔福帝姬敲山震虎。
可是宫中孟太后还在,这位伯母十分疼爱柔福帝姬与几个孩子,有这座靠山在,赵构少不得投鼠忌器。
何况柔福帝姬到底是他的亲妹妹,即便没有太过深厚的感情,却也需要摆出一副好兄长的姿态给天下人。
没有合适的理由和契机,当真不敢轻举妄动
为难啊!
赵构很无奈,柔福帝姬则很担心。
丈夫在外征战,刀光剑影不说,还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猜忌。
最近这段时间,迎娶契丹公主之事,她心知肚明,却要故作姿态,好似生气,又好似不在意,让人难以捉摸。
还得小心翼翼维持和宫中的关系,减少皇帝对丈夫的猜忌,起到缓和作用,还得维护好临安各种人际交往。
照顾好家里的两个孩子,以及身怀有孕的宋五娘,一点也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