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朝堂,心怀天下,作秀不可避免。
尽管徐还不想,还是不得不演这么一出大戏。
否则没办法向天下人交代,为了名声,少不得要糊弄一番,临安不必回,不孝的罪名也落不到自己头上。
他还是那个为国为民,征战四方的战神,形象依旧端正,不受丝毫影响。
毫无疑问,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矛盾公开化。
以前和临安只是貌合神离,但比较隐晦,主要是互相猜忌,心照不宣。
这一遭不回临安,摆明了是赵构和徐还之间互不信任,而且浮于表面,但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徐还也难逃拥兵自重之嫌,皇帝也躲不过猜忌功臣大将的嫌疑,只是没有直接爆发冲突,没有直接决裂。
可是还能维持多久呢?
徐还久在西北,秦陇两地是他一手打下来,如今河东也是他囊中之物,西军对他奉若神明,一心效忠。
西北之地,朝廷压根就鞭长莫及,只是徒有虚名的管控。
说句不好听的,徐还如果愿意,在西北裂土封王也不是不可以。
还有蜀中之地,虽说官员都是朝廷任命,但如今赋税钱粮大都北运去了关中,余下则是支持襄汉作战的岳飞,临安反正没见到多少。
宰相秦桧一心想要染指蜀中,可惜始终没有机会。这不是简单调换几个知州、转运使的问题,而是蜀中士绅的态度与民心向背。
通过苏家在蜀中庞大的商业与人脉络,徐还已经与蜀中士绅结成了利益同盟。
不少蜀中官员已经投身其中,开始成为徐驸马的私人,甚至包括赵开、萧振等封疆大吏都偏向了徐还,对秦陇多有支持。
反倒是对临安,态度很一般,多少有点应付的意思。
苏家为首的蜀中商家士绅在蜀中广施恩惠,老百姓感恩戴德,都感谢徐驸马守住了秦陇,让蜀中没有遭遇金贼的袭扰。
至于征收赋税,盘剥这些事情,则一股脑的全部推倒了临安头上,民心向背不言而喻。
再者,徐还的部将李彦先以剿匪为名一直留在蜀中,这可是蜀中为数不多的精锐兵力,蜀中官员倒向徐还,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这年头,有刀枪的才是大爷。
徐还大军就在秦陇,说话间就能入蜀,反倒是朝廷兵马,除了被各位大将带上战场的,大部分都聚集在江南地区,对蜀中可谓是鞭长莫及。
李彦先在蜀中暗地里招兵买马,除了支援秦陇战场外,也是徐还的暗示,补充兵力,以备不测。
当军中有不少蜀中子弟,平日里剿匪,帮着百姓修桥铺路,与百姓的联系自然更为紧密,更得人心。
如今大宋江山就包括南方和北方的秦陇晋三地,徐还等若了其中的秦陇蜀晋,等若是半壁江山在手。
而且是居于长江黄河上游,居高临下,武有秦陇精锐西军,钱粮有富庶的蜀中为后盾,完全有与临安叫板的实力。
也正是鉴于此,赵构也投鼠忌器,不敢与徐还撕破脸皮。
而且彼此更害怕担上一个内斗,破坏社稷统一的罪名,毕竟大宋如今共同的敌人是金国。
失地不曾收复,二帝不曾迎回,不能自相残杀,让金贼趁虚而入,这是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