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 称名一行,总超万行5(1 / 1)善导大师之净土思想首页

第五点:念佛圆超万法。圆就是圆满,超就是超越。念佛,一切功德圆满收摄:同时不光圆满收摄,还超念佛法门最高点在于包含一切法门,超出一切法门,犹如泰山之巅,总含一切土石微尘,又超出一切土石微善导大师在《法事赞》中间有一句偈语给大家分享:

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此地讲多闻、少解、福慧、禅念,种种法门说之不尽、说之不竭。善导大师举了几个例子,靠这些法门修持都可以解脱生死出轮回。这些法门,如来都是随宜方便,种种法门解脱,如来随宜方便度化众生,给他们讲解这些适合他们的法门。但是所有的法门无过念佛往西方,所有的法门其殊胜方便程度没有超过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为什么说念佛往西方这个法门,其他法门没有一个能够超越他的?因为前面多闻而得度:少解证三明;福慧双除障;禅念坐思量。这一切法门如果说不具足一定的智慧,不具足一定的上根器,就修不来。而我们念佛法门呢,善导大师说:上尽一形至十念。多到一辈子念佛,少到临终念十句,三念五念。那临终如果说已经就剩下最后半口气了,这十声念佛念不出来,哪怕念三声、五声,乃至只念一声,念念之中,阿弥陀佛就来接引。当然这是指临终之时啊,临终一念十念决定往生,我们平时也要念念念佛,行、住、坐、卧之中,一句佛号不离于口,阿弥陀佛复念我们,光明就摄受我们。为什么念佛法门这么简单?三念、五念佛都会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是因为阿弥陀佛他这个誓愿、弘愿、四十八愿,愿愿深重、愿愿殷切,真实不虚,所以才能够致使凡夫只要能够念佛、当下念佛,当下业成。时时入必定,不用等待来时来年,现在便

把我们的这个往生之业能够成就。

圆照法师曾经讲:一乘极唱,终归咸指于乐邦,万行圆修,最胜独推于果号。圆照法师他自己也是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乘,就是说一乘佛,一乘佛法到顶点、到极处,所以叫一乘极唱,这是圆照法师对于阿弥陀佛净法门的推崇赞扬,《华严经》称为一乘极唱,最后都是指归西方净土,可见一乘极唱是往生西方极中之极。万行圆乘,种种法门全部圆满修持。最终最胜独推于果号,最最殊胜的唯独推举六字名号,这个法藏比丘果地的阿弥陀佛名号。这个法门最殊胜,被称为万行圆修

益大师说:持名一法,普被三根。这八个字精确无比。这个法门上、中、下三根普被,没有一个人会被遗在外面。尤其下根之人,其他的高等的法门、智慧的法门修不了,没关系,南无阿弥陀佛,下根之人他也会念,上根之人也没有损失,大家都平等,提高到极乐报土成佛,成为佛的境界

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蕅益大师对于我们净土法门的总结,可谓精辟到基础。事理,事就事项,理就是理体,摄事项跟理体没有一点点遗漏的。我们修行不以理废事,也不能执事没理。既不能拿着这个理、修着这个理,我们就不去做修行的事情;也不能执看于事项客观的事情,而歪曲了真理,不去把这个理当回事

偏执理性,废弃事情,不去修行,觉得我了解这个法理了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我们偏执与理性有很多,因为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在他自己的法门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自己法理是正确的,但是有的时候如果说用其法门的法理去解释净土法门,可能就不是特别精准。比如说自信弥陀,自信既然就是弥陀,何必更见弥陀。唯心既然是净土,何必在心外求净土。理上是没有错,通途圣道门这样的理解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现在是凡夫,我们没有证得,我们自性的弥陀没有证到,靠我们自己的修行证量没有到,这就叫做以理废事。

执事废理呢?我们执着于事情,不能通达大乘佛法的治理机妙。比如说咱们叫有相修识,我们修福业、修人天善报、修净业三福,我们做各种布施、做各种功德、做各种慈善,这些福报当然是修善,但是只是福报。达摩老祖当年评价梁武帝萧衍,说他造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度了几十万人出家为僧。达摩老祖说,人天小果,不出轮回,没有福报,无有功德。功德是自己修的,别人整不去,福报是可以用完的。各位,所以说如果没有证悟空性,那么这些所做的一切善事、一切公益、一切慈善,它都是有漏的、都是有为的、都是不圆满的。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但是口念南无阿弥陀佛,益祖师认为:从理上六字名号,是众生本有的决心,是无量光、无量寿,是阿弥陀佛实相圆满的正觉;而从思想上来讲,凡夫口称,那么同时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兆载永劫的法藏比丘的事修都含摄在其中。有相事修、无相妙理,通通全部包括,所以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宗是指我们禅宗明心见性,教是指教相,所有众诸大乘大开圆解法门,参禅言教的师兄们,往往实际上是轻视、忽视念佛,不知道只要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最终是可以明心见性、大开圆解,都不能超出六字名号之外。

所谓千悟万悟悟不到,就是一句佛名号,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实际上念佛念到功夫得力,也就进入禅家所说的禅定的境界。善导大师念佛证念佛三昧,自自然然就进入这种禅定的境界,自自然然就进入明心见性、大开圆解的境界,所以八万四千法门从这个道理上讲是殊途同归的。

“绝待圆融”,绝断绝,圆融什么意思呢?六字名号,持名一法,绝诸对待。就是说他断绝各种评价标准,统摄三根,并收众生,没有任何分别心。没有任何说对于你是这么评定,对于他是这么理解,然后每个人不一样,所以摄受的方法,研究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没有!对于六字名号而言,三根普被,他是没有分别心的。善人念佛,只要他一向专称弥陀名号,就可以往生;恶人念佛,只要他认识到问题,断恶修善,老实念佛,一向专称弥陀名号,他也可以往生;这就是没有分别,绝待圆融。那如果说善人念佛可以往生,恶人念佛恐怕不行,这就是相待,这就是相待法,它不是绝待,它是有分别的。而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绝待圆融,他不论清净心念佛,染浊心念佛;不论贫穷人念佛,富贵人念佛;不论你念佛的时候有没有杂念,不论你念佛的时候是不是证到了多少多少的果位,是不是证到了多少多少的修持;不论你是在家众念佛还是出家众念佛,不论你是上智上根念佛,还是无智下愚之人念佛,绝对是完完全全平等对待。对待没有标准,对待没有分别。凡夫才会起分别心,才会起对待相,而六字名号没有这种分别,所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绝待圆融。不是有分别对待的法门,所以,阿弥陀佛法门叫圆融无碍之法。就是说如果说要修到什么程度、修到什么样的身份,才能具足某种资格,才能往生,这就是相待,他不圆融,就一定会有众生被遗漏在外面。可是这句六字名号,三根普被,绝待圆融,任何人都可以念,任何人只要断恶修善,老实念佛,一向专称弥陀名号,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所以说六字名号不可思议啊!

绝待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说虽然它显现出差别,但实际上仍然平等。如果不平等,有高有低、有美有丑、有上有下,这就不是绝待。圆收圆超一切法门,比如我们原来念“地藏王菩萨”,念“观世音菩萨”,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南无大慈大悲药师佛”,现在我们专门念净土法门,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不是说他就把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药师佛遗漏在外边了,不是把《地藏经》、把《普门品》、把《大悲咒》都移在外面了,而是将他们所有一切功德全部包含在六字名号之内,是没有损失的。不但没有损失,而且更圆融、更高超,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这么高超但是却这么简单,所以甚深难信之法,有许多人就不敢相信,觉得太容易、太简单了,不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