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渝木第二天到公司,还没等到那5个引资专员,反而先等到了刘若凡的初稿。
“《大麦汽车的‘2.5亿里程’背后藏了多少黑科技》?”
一看标题,就不像是能火的文章。
然而往下看了几行,他又忍不住暗暗点头——还是有点意思的。
文章先是提到大麦汽车发布会提到的2.5亿测试里程,然后用这个里程分别去和地日距离、地月距离来做对比,让大家对这个里程有个生动直观的概念。
然后就很自然引出仿真这个概念。
而在谈仿真这个话题时,文章也涉及到了像HIL(Hardware in Loop,硬件在环)这种比较专业的仿真方式。
但叙述的方式很有趣。
文章提到一个科幻概念,就是拿一个被单独分离出来的大脑,然后用各种电信号去刺激其各个区域。
只要刺激的区域到位,大脑就会产生相应的感觉。
现在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正走路去上班。
你知道自己正在走路去上班,是因为你有各种感觉,例如脚踩在柏油路上的感觉,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让你看到街道人来人往的视觉……
但是不是有种可能,这些感觉都是用外在电信号直接刺激大脑产生的?
如果是这样,你可能根本不是你所看到的你,而只是一个浸在电解液里、插着无数根接头的大脑。
文章写到这,就把这个大脑类比为硬件在环仿真中的硬件。
比如大麦汽车2.5亿的测试里程,主要是为验证智能驾驶功能的稳定性。
而有智能驾驶功能,就一定有个智能驾驶控制器。
那么硬件在环,就是把这个相当于大脑一样的控制器单独拿出来,然后给这个控制器传输各种信号。
这些信号包括软件生成的虚拟场景,场景里虚拟的人、虚拟的车、虚拟的路口。
而控制器就这样被欺骗,以为自己真就在现实的世界中运行,做出各种决策。
这一段论述,让人看得有点头皮发麻,却又很直观地解释了,大麦汽车如何能在那么短时间完成2.5亿里程的智驾测试。
毕竟现实中的一个场景,在电脑中可以批量复制,而且电脑还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行。
江渝木不知不觉看完了,居然没有想要睡过去的感觉。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这篇文章确确实实没有偏离他的要求。
当时他要求,要做硬核的、专业的汽车内容。
现在这篇文章,讲的东西的确是汽车专业才会涉及到的。
只是人家有本事,把专业的东西讲得连非专业人士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你之前真的是做保安的吗?”江渝木再次对刘若凡的身份提出质疑。
刘若凡愣了一会儿后回复:
“江老师,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
其实是这样的,我们选了一位对汽车不大了解的同事。
我跟梓夕把仿真相关的概念解释给这个同事听,再让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写文章。
因为没有专业思维的限制,他在试图阐述一个概念时,常常会有些天马行空的想象。
而我们就很鼓励他把这种想象保留下来。
等到文章出来后,我再和梓夕审稿,把那些有事实错误的地方修改掉。
我们觉得这样一来,文章大体是严谨,而且也有足够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