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4章 中医药调理尿崩症(1 / 1)每日医案首页

尿崩症

[病案]徐某,女性,40岁。自述半年前开始出现口渴引饮、尿频量多的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尿崩症,医生建议采用双氢克尿塞、脑垂体后叶素及中药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

患者刻下症状为口燥咽干,口渴严重,每日饮水量高达约毫升,尿频量多,每日夜尿量达到7500毫升,白天尿量难以统计。此外,患者体形略胖,面色晄白,缺乏光泽,乏力倦怠,心烦意乱。下肢出现浮肿现象,大便干燥,舌质呈现淡胖且黯淡,舌苔白腻,脉象细小而数。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尿比重为1.000,尿糖水平为(-),意味着患者并未出现糖尿病。

[治则]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方药]党参15克,白术15克,沙参30克,玉竹30克,麦冬20克,五加皮20克,威灵仙30克,乌梅6克,柏子仁30克,甘草30克,患者在服用5剂药后,饮水和尿量明显减少,尿比重稳定在1.010,头晕心悸等症状也略有改善。

为了更好地调整药方,原方中甘草的剂量从30克减少到15克,同时加入茯苓15克和炒枣仁20克。此外,甘草流浸膏被暂停使用。患者在连续服用15剂后,口渴症状明显缓解,夜间尿量减少至1000毫升以下。继续服用上方20剂后,患者的症状得到进一步缓解,尿比重保持稳定在1.010。

为了巩固治疗效果,根据上方药物比例,将麦冬20克,五加皮20克,威灵仙30克和柏子仁30克配制成丸药,患者服用两个月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患者已经痊愈。

[评析]尿崩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量明显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尿崩症的发生原因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下丘脑-脑垂体后叶受损,导致抗利尿素激素分泌不足或减少,从而引发尿崩症。此外,少数患者可能由于肾小管对抗利尿素失去反应而发生本病,这种情况被称为肾性尿崩症。

中医认为尿崩症属于“虚证”和“小便不禁”的范畴,其中虚证包括气虚、阴虚和肾虚等不同类型。在治疗尿崩症时,中医主张采用益气养阴的方法,以达到调养身体、改善症状的目的。在治疗药物中,甘草的用量特别大,达到30克,同时还会与甘草流浸膏配合使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够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有助于缓解尿崩症的症状。此外,甘草流浸膏、甘草甜素钾盐或铵盐、甘草次酸等成分都具有去氧皮质酮样作用,它们能减少尿量和钠的排出,增加钾的排出,从而有效地改善尿崩症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尿崩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治疗尿崩症时,应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情和体质,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中医治疗中,采用益气养阴的药物,如甘草,可以起到较好的疗效。同时,现代药理研究也为治疗尿崩症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