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0章 石敬瑭正式造反(1 / 1)木匠王爷首页

另一位则是个长相有些对不起观众的文士,就是当初找楚国使团求赞助,被马希范用几个小钱打发走的那位才子桑维翰。桑维翰是洛阳人,其父是河南府客将桑珙,稍长,聪惠过人,擅长词赋。可惜桑维翰身材不高,脸长得不成比例,样子颇丑。他曾照着镜子,叹息说:“难道我堂堂七尺之身,就毁在这一尺长的脸上吗?”

以当时的情况,还真是这样。李唐以来,授官有四条要求:“身言书判”。其中排在第一位的“身”,就是看体貌是否丰伟,长得帅不帅。桑维翰去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一看他的名字,姓桑丧,感到十分晦气,再一看真人,马上将他的名次打入孙山之后。

因此,尽管桑维翰才华过人,但参考多次,总不得中。有人劝他:算了,不用再去考了。桑维翰却异常坚定,他让人打造一个铁砚台,发下毒誓:“等到把这个铁砚磨穿,我就不考了!”并作日出扶桑赋,指出传说中连太阳都是从扶桑巨树那里升起的,有什么理由看不起姓桑的?

同光三年,坚韧不拔的桑维翰终于还是考中了进士。但这个听起来很励志的故事,背后有一个很不励志的真相:他的父亲桑珙去走了齐王张全义的后门,张全义给主持科举的官员打了招呼,桑维翰因此才中的举。张全义很快就死了,刚刚失去靠山的桑维翰,又幸运地遇上了石敬瑭,遇上了一个真正看中他才华,而不在乎其长相的上司。此后,不管石敬瑭调到何处任职,桑维翰都担任他的掌书记,参与决策。

石敬瑭向心腹述说自己的“怪梦”不久,太原收到了那份至少从表面文字看,十分体贴的诏书:当今天子表示充分肯定石敬瑭曾为国家立下的汗马功劳,也非常理解他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的辛苦,故批准所请。调石敬瑭出任天平节度使,进封赵国公,再加一个荣誉称号“扶天启运中正功臣”!至于河东节度使一职,改由原河阳节度使宋审虔担任北面马步军都总管一职,由原副总管张敬达接替。石郎你就放心地上路,赶快去郓州享享清福!

在送往洛阳的奏章中,身体一直很差的石敬瑭瞬间精神焕发,急召左右心腹们议事。石敬瑭先说了一段他自己杜撰的谎言:“我这次来太原之前,今天子当面对我说:国家北门就托付给你了,只要你活着都不会派人来替换!言犹在耳,怎么突然就自食其言,下这样的命令?”

然后,石敬瑭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试探部下对自己的支持程度,说道:“我想,可能是去年忻州那几个乱兵闹事引发的猜忌。今年千春节,主上对公主说的那些话,杀心已现!而且,自当今天子登基以来,重用外戚,信任奸邪,沉湎酒色,荒淫无道,不亡何待!当初,少帝出奔,我见人心大去,一时迟疑,没能扶危持颠,使少帝遇害!每想起此事,我便心痛难当,郁结于胸,都快三年了。而今我本是不想造反的,朝廷却先要害我,我难道还能束手就擒,横死于路上吗?或者我先上表说病重不能上路,如果能放过我,我继续尊其为主,如果他一定要加兵于我,哪就怪不得我了!”

石敬瑭的部下们听闻上司这段半真半假的“脏腑之言”,知道他们都走到了人生最大的十字路口,有的人忐忑,有的人坚定,想法各不相同。当初在忻州劝上石敬瑭诛乱兵以洗嫌疑的幕僚段希尧不怕事大,说道:“不用试探了,直接说不去,朝廷能怎的?”石敬瑭笑笑,真是个直肠子。

节度判官赵莹却提出了明显不是石敬瑭想听到的意见。赵莹原是名将康延孝的手下,可能他对当年康延孝从叛乱到被杀的全过程感受太深,故反对石敬瑭起兵的想法。他认为李从珂要谋害石敬瑭的说法并不能肯定,只要听从诏令,放弃兵权,去郓州养老,让天子放心,多半就没有危险了。如果起兵,仅以河东一隅,如何挡得住天下之兵?那才是必死之道!观察判官薛融的看法与赵莹相同,不过他不敢说得这么直接:“我就是一个书生,不习军旅之事,帮不上忙。”石敬瑭相信他们对自己其实并无恶意,也不怪罪他们。

石敬瑭手下第一武将刘知远,自然是强硬的主反派:“明公您掌兵多年,深得将士之心。现在又占据了天下形胜之地,手下兵强马壮,如果举兵起事,传檄天下,则帝业可成!有这么好的基础在,岂能仅仅因为朝廷的一纸制书,便自投虎口?”

当然在所有建言中,水平最高,最具可操作性的意见,还是出自最聪明的桑维翰。他说道:“当今天子初登大位之时,明公您入朝晋见,岂能不知道蛟龙不可以纵之于深渊的道理?但他还是将您送回河东,这不是人谋,而是天意要授公以利器,让您做一番大事!且现在明宗皇帝尚有遗子在人间,主上却以养子之身夺位,群情不服。您身为明宗皇帝的爱婿,自然被于心有愧的主上视做潜在大敌,这种猜忌,是不可能靠低头服软消除的,只能自救!”

怎么自救呢?光靠河东一隅的实力对抗朝廷,如果不再发生李从珂式的奇迹,恐怕希望不大。桑维翰不慌不忙,说道:“契丹之主曾与明宗皇帝约为兄弟,他们位置最近的部众就在云州、应州一带。如果您能与他们推心置腹,放低姿态,向他们称臣,一旦有紧急事态,那么早上求救,契丹援军晚上便可抵达,何必担忧大事不成!”石敬瑭接受了他的意见,决意造反。

五月十日,昭义节度使皇甫立紧急上奏:石敬瑭反了!没等朝廷做出任何反应,石敬瑭新的上表已经送到了洛阳:“明宗皇帝留下的社稷,自然应该留给明宗皇帝的儿子,怎么轮得到陛下来继承?既然做不到让众人心服,陛下最好还是主动退位,让给真正有天命之人。如许王李从益,本是明宗皇帝爱子,自幼在皇宫中培养德行,您如果主动还位给他,也可免去世人对您残害兄弟的种种非议!”

看了太原送来的表章,李从珂勃然大怒。既然撕破脸,那就谁也别装了!后唐皇帝把表章撕烂,扔到地上踩两脚,然后下诏驳斥道:“我听说:父有社稷,传之于子君有祸难,倚之于亲。你跟鄂王的亲缘不算疏远。当他落难到卫州之时,你落井下石干得那些事天下谁人不知。现在突然想起来要立许王了,要装先帝忠臣了,你想骗谁?英雄做事,有像你这样的吗!”

文斗自然代替不了武斗,李从珂经过与群臣的紧张商议,随即做出了一系列决定:五月十四日,正式下诏撤销石敬瑭的一切职务。十七日,任命北面马步军都总管张敬达为讨伐石敬瑭的诸军主帅,义武节度使杨光远为副,加上河阳节度使张彦琪、安国节度使安审琦、保义节度使相里金、彰武节度使高行周、右监门上将军武廷翰等各路军队,会攻太原!

石敬瑭并没有在举兵造反的第一时间内出师南下,或是向契丹求助。他可能想尝试一下自己舆论攻势和煽动策反,究竟能够产生多大的效果?毕竟已经有李从珂的成功在前能够重演一次低成本的改朝换代,就没必要让契丹人掺合进来分肥了。

石敬瑭传檄天下的举动,还是收到了一些效果:讨伐军副帅杨光远刚离开驻地定州,定州就发生了响应石敬瑭的兵变,但是他们迅速被镇压,没有对局势产生影响。

石敬瑭的秘使来到代州,劝说代州刺史张朗响应自己。张朗的心腹雄义都指挥使安元信也劝张朗说道:“石公是忠厚长者,我看他此次举事必能成功,我们不妨暗中响应。”但张朗拒绝,说道:“为人臣者怎么可以有二心!”然后将石敬瑭的秘使斩首!安元信后悔不迭,大概担心祸及自己,便谋划想袭杀张朗。但计划失败,于是他率数百部下逃出代州,投奔安国节度使安审琦的堂兄安审信。安审信与安元信可能在私下已有联系,两人会合后,便率所部骑兵阵前倒戈,投奔石敬瑭。

继安审信和安元信之后,张敬达统领的讨伐大军内又发生了两次倒戈:巡检使安重荣、指挥使张万迪,各率五百余人、一千余人投入太原。在云州,有个步军指挥使桑迁发动兵变,袭击了大同节度使沙彦珣。沙彦珣猝不及防,突围逃走,随后集结军队反攻,击败桑迁。桑迁欲南逃投奔石敬瑭,在途中被擒获,随后被押赴洛阳斩首。

在魏州,由于时任魏博节度使刘延皓是李从珂皇后刘氏的弟弟,弟假姐威,在魏博作威作福,强夺民财,克扣军饷,然后毫不掩饰地花天酒地,致使军心怨愤。捧圣都虞候张令昭乘机煽动兵变,赶走了刘延皓。不过张令昭的行动与石敬瑭没有直接关系,他在得手之后,上书李从珂,请求任命自己当魏博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