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出发——为父为红颜、壮哉少年游(2)
其实刘树义决定前往西河,并非全是为了小环。
上次他和李世民当面劝李渊起兵反隋,虽然未能成功,但事后李渊并未追究此事,显然已有所动心。只是那日后李渊对于反隋一事决口不提,显然还未下定决心。
如此一来,刘树义认定这劝谏之功日后必定会落到裴寂身上,裴寂功劳越大,在李渊面前便越有话语权,刘家就越危险。眼下裴寂领晋阳副宫监,与唐公李渊关系亲密,此时想除掉他,根本没有可能。
为今之计,只有为李家立下大功,最好能盖过裴寂,这样父亲以后在李渊面前才更有地位和分量,日后才不致轻易被裴寂谗言所害。
可王二一死,王、高两家疑心李家暗中动手,严密戒备,此时想要对付王、高两家,显然不是时候,何况李渊反隋决心未下,外又有甄翟儿为患,根本无暇也无良机铲除王威、高君雅二人。
眼下要想立功,还要立大功,自然要着眼太原城外,那么帮助李渊打败甄翟儿,便是唯一的选择。
当小环大哥张凯身份曝光,刘树义立时便想到了劝降张凯、里应外合之计。
后来将这个想法向父亲和李渊等人说了,并未获得允可,渐渐便把它搁置了下来。
元日那天,刘树义看到小环因思念大哥,黯然神伤,护花心思发作,当即便决定带小环去见她大哥张凯,平静下来,又想起了对付甄翟儿一事,心想正好一箭双雕。
但此事凶险之极,又无必胜把握,如何得到父亲允可,倒也颇费脑筋。元日过后,刘树义经常找刘文静叙话,初时只谈谈家常,到后来总是有意的绕道甄翟儿的话题上。
刘文静何尝不知道刘树义的小心思,别人不相信自己儿子的能力,他自己却深信不疑,当刘树义提出计策时,他便想大声赞成,但毕竟爱子情深,又对儿子寄予厚望,不忍心让儿子以身犯险。
他自己常说,树义聪明伶俐,机变百出,但就是缺乏历练,临事应变不足,该当好好磨练,方能独当一面。只是事到临头,当真要儿子甘冒大险,外出历练,他反而不肯了。
刘树义接连几次碰壁,无功而返,意识到父亲决不会放自己出城,但他自己心意已决,既然父亲不许,那他便决定偷偷出行。
先是联络孙乞儿等人,邀请他们与自己同行,又让小刘暗中雇辆牛车、准备日常必需品,一连忙了几日,终于准备妥当,只待明日凌晨,城门刚开之际,火速驶出太原城。
当天晚上,刘文静将刘树义叫到书房,却不说话,只坐在椅上,低头沉思。刘树义疑惑不已,便道:“父亲找孩儿过来,不知有什么要紧事?”
刘文静抬头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的道:“我的树义真的长大了,但你此去西河,困难重重,若能成功最好,如若天不作美,那也不要过分强求,早日回来,咱们再另想他策。”
刘树义这一惊非同小可,心想父亲竟已获知我的动向,片刻间便即释然:父亲是刘文静,大唐第一军师,除了脾气暴躁以外,各个方面都实力超群,我的这些小伎俩又怎么瞒得过?
说道:“父亲,咱们既然已决定辅佐李家,那便要替李家全盘谋划。起兵太原、西进长安之狱中对策,现在看起来还比较遥远。眼下若想对策成为现实,须得先铲除王威、高君雅,掌控太原,而外患甄翟儿未除,内乱王、高二家又何谈铲除?
咱们刘家如今托庇于李家门下,与李家生息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打败甄翟儿贼患,得保太原安宁,才有机会向王威、高君雅下手,只有如此,狱中对策才不致成为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
刘文静又何尝不知这些道理,听了刘树义这番切中要害的言语,既高兴又骄傲,更有些舍不得,说道:“也许是天意如此,树义,放手去做吧,无论成功与否,早去早回。有文起助你,我安心得多。”
刘树义不懂父亲口中“天意如此”是何意,更不知这个“文起”是谁,刚要开口相询,却听刘文静说道:“也是事有凑巧,一个月前我捎信与你二叔,希望他来太原,共襄盛举。”
刘树义眉毛一挑,问道:“二叔?怎么之前从未听父亲提起过?”
刘文静仰头长叹一声,道:“咱们刘家祖籍京兆武功,我不愿受人轻视,背井离乡,想要闯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再衣锦还乡。你二叔却坚持要留在长安,从此便兄弟分离,后来天下大乱,很难能见上一面,此事便没跟你说。
只是为父空有一身才学,却无处施展,到处碰壁,最后才混得个晋阳令的官职,原本想要接你二叔一家过来,谁知偏偏遇上杨玄感作乱,你姊夫牵涉其中,为了不连累你二叔,这才打消了念头。
直到从太原郡狱出来,为父原本已近熄灭的雄心壮志,竟而复燃,便书信与你二叔,让他前来太原,共谋大事。谁知信寄出,许久都没有音讯。